公司新闻 分类
AG九游会桐乡传统村落生态发展之路径与方式发布日期:2024-01-31 浏览次数:

  AG九游会当前,在大量村庄聚集的趋势下,传统村落如遗弃的一片落叶,无法找到根的方向。村庄散序、村民游离、农业边缘,城乡差距越来越大。在这样的形势之下,寻求新的模式与方式,实现桐乡传统村落的生态型开发、健康发展,俨然是十分重大的课题,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。

  当前传统村落保护开发中存在以下问题:一是村民集聚点布局重复和景观雷同,因缺乏个性而辨识度不高;二是资源利用率低,土地浪费和荒置的情况时有发生;三是村庄自然环境整治缺乏生态理念;四是村庄空心化日趋严重,村民间的社会关系日趋淡漠。存在这些问题有以下原因:

  引入的项目因缺乏合理规划、监督、引导,无法引导村庄实现良性发展,甚至因短期效应发生不可逆的环境破坏,导致村庄无序扩展,资源浪费,引起村民的抵触。对于产业缺乏整合,则表现在不同产业间缺乏有机联系、深度融合。

  在江南农村,看似相同,实际上每个小村都有其特色。在每个村庄落脚的祖先,对整个村庄的布局总有自己的规划,显示了村庄布局的不同。而在各个村,村民的传统民俗与生活习惯,也存在极大差异。比如祭祀祖先的方式、节俗、婚丧等,都保留着自己家族的方式。眼下,村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自身特色,在于决策者与设计者缺乏对村庄的全方位了解。一些相临或相近的村庄,将村貌包装工程交给同一个设计公司,结果导致从风格到材质皆大同小异。

  整洁的环境更需要健康的心态去维护,村庄如缺乏新颖的、健康的生活业态,便无法形成良好的文明乡风。当下村落的整洁,大都停留在村貌环境,对于村庄的主体——村民,缺乏与之相应的业态吸引,导致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缺失,所以便缺少了持续性。这样一来,不仅难以形成良好的乡风,连整治好的环境也难以巩固。

  无论是村庄环境整治,还是村落保护开发,都缺乏生态保护理念和生态认知,从而导致在环境整治中,缺乏自然循环中的生态考虑。在整治道路、水坝、浜岸时,虽有考虑生态,但细节还是极为欠缺,主要原因在于生态知识的缺乏。何为生态?修建一项工程或推进一个项目时,不只是为项目而项目,也不能仅仅考虑人的方便与利益,还应考虑整个环境以及其他物种的繁殖生长。

  村庄的保护,从来不是孤立的,也不是单一的,村庄与其周围的村落和中心城市之间,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,是一个有机整体。村落的保护开发,则必须考虑并利用相关联系,利用其他村落尤其是城市对村落的支持。

  因村落所处环境、地理区位、长期居住的居民等所有在地化条件,构成村落自身的在地资源,也因此构成村庄自有的个性。村落的整治,应尊重这些个性,这也是该村落的自身优势。如在梧桐街道桃园村,槜李是其最突出的资源。在桃园,村庄的静态布置,无一不是槜李文化的展现。而在动态传承中,更是要突出槜李主题的呈现。

  村落的在地化也是其与城市相区别的地方。村落必须有其自身的识别度,在田园综合体打造过程中,应尊重村落的自我个性,尊重村落的生产生活方式,不应将村庄纳入城市范围,并同化为城市体系。

  村落的保护开发,是与原住居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事。村庄的美丽,也不仅仅是外在环境的变化,它更需要的是环境变化后的人的行为习惯、价值观念的变化。

  所以在村落整治及实施过程中,应鼓励村民积极参与。如桃园村的“一约两会三团”,在这个整治过程中发挥了其积极效用。工程的目标、槜李的培育及销售、公共设施的改进、民房外立面的粉刷、垃圾处理、屋前屋后零星土地的利用等都让村民自己决定。白墙黛瓦倒映在清澈水面,屋前屋后开满各色小花,村中的图书室文化礼堂相继开放。通过整治提升,村民的满意度达到了95%以上。全体村民参与到村落保护开发的建设提升中,村庄的美丽也就实现了其持久、不断提升的目标。

  在血缘、亲属关系日趋淡化的当下,利益共享是村民凝聚的良好纽带。在村庄建设中,经济共同体是形成社会共同体的基础和物质保障,也常常会促进一个村庄的民风改善。合作社作为村民对外的一个集体话语机构和经济竞争体,在为村民赢得利益的同时,有利于改善村民间的关系AG九游会,增进村民的合作与帮助。如桃园村的槜李合作社,通过品质保障、统一价格、开发新产品等方式,打造槜李“金名片”。而对于不合格却还可利用的农产品,则进行深加工。这样既保证了村民的收入,又防止恶性竞争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通过合作社的抱团作用,村民间可互相监督又互相帮助,增加村民间更多的沟通交流。

  当下的村落,千百年来因血缘与地缘而形成的熟人社会,已成“半熟人”状态,乡村生活更加城镇化,以熟人基础上形成的信用体系已不再存在。每个村庄都有它的村规民约,这是村民在村里的行为规则,这些规则也是村庄个性的选择和体现。“三治信农贷”,是信用体系构建的良好契机。失信不再是口头的被谴责,而是与家庭经济密切挂钩。失信带来的不是个人名誉的损害AG九游会,还有家庭实实在在的经济损失。

  遵循自然规律,让农业自然回归,并不是让整个产业回到传统,而是以更科学、更先进的手段,获得更健康的农产品。维持土壤的健康生态,才有农产品的健康产出,这也是整个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基础。形成新的科学的耕作理念,鼓励更多的有知识、有文化的青年回到乡村,从事农业生产。

  人与自然属于同一个生命共同体。我们应尊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,尊重村落的生态循环。人类所消耗的,仍以不同方式进行降解,回归自然。如传统肥料常来自于河道淤泥、牲畜粪便等,就是人与自然间良好循环的体现。

  相比于嘈杂的城市,乡村是宁静的心身放松之处,人们在选择回归乡村休养身心、养老时,村落便形成了新的社群。这些不是建立在血缘和长期稳定的地缘基础上的新的社群,需要以新的生活业态来重构乡村秩序。同样,在农业生产过程中,大量使用机械,使一部分劳动力从传统繁重的生产方式中解脱出来,一些年轻人也因此开始喜欢上农业。此外,挖掘并传承传统手工艺,成了新的生活业态的切入点,如女红、编结。当人们沉浸于手绣、布拼花,参与部分轻便的室内劳作,在城市中所受的压抑与紧张得到彻底放松,同时也影响了原住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秩序,新的乡村秩序得以重构AG九游会,整个社会生态实现良好运行,从而更好地展现乡风文明。

  在原生态村落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,人是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因素。村庄中个体综合素养水平决定了村落建设与振兴的程度。学会对自身尊重、对生命敬畏,树立生态理念,是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。只有对自身尊重,认识到生命的无价和可贵,才能在生活中实现节俭、珍惜资源,在生产中落实有机、无公害等行为,才能在富起来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、金钱观,有健康的精神追求。这样一来,真正回到乡村与城市最初的意义——两者只是分工不同,而无贵贱之分。